每个家长都对自己的孩子寄予了莫大的希望,希望孩子出类拔萃,成龙成凤。这种过高的要求或者按照自己的意愿塑造孩子的做法,就成了家庭教育中的误区。
一位刚从大学毕业的女孩子回忆起自己小时候的学习情况,她经常听到父母说的一话就是:“孩子啊,你要好好学习,考大学就是你要奋斗的目标。当年我们没有机会上大学,现在你就是我们的希望了……”为了让女儿将来能出人头地,父母从小到大对她的要求都非常严格,成绩稍微有点波动或不理想,父母就像如临大敌般焦急不堪,训斥孩子,然后四处打听请家庭老师补课。父母的希望成了孩子困惑的根源:是不是我考不上大学就什么都没有了?就不能帮父母完成他们一生的心愿了?于是,她的身上有了千斤重担,心里只知道要学习要考大学。后来,她终于成功地考进了一所省重点院校,但也就在收到大学录取通知书的那一刻,她失去了前进的目标。
事实上,很多父母多多少少都会把自己人生中的某些遗憾寄托在孩子身上,要求着孩子往自己认为正确的路上走。即使孩子并不适合,或者不喜欢也无所谓,比如学钢琴、学画画。我们常常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,但是在很多情况下,孩子并不愿意学习或把学习当成一份苦差事,于是作为望子成龙心切的父母就按照自己的意愿来安排孩子的生活,我们经常会听到这样的话:我吃过的盐比你吃过的饭还多,我走过的桥比你走的路还长,我知道哪些是对哪些是错,你现在不懂没有关系,只要按照我的要求去做就对了。
孩子的肩膀是稚嫩的,怎么能够承担的起父母们的千斤重托?有时候父母予以的希望对于孩子们来说,可能是要以耗掉童年的快乐为代价的。当然,父母对子女的希望总是美好的,但在方式上不能强硬。孩子再小,也有自己选择和发表意见的权利。父母需要做的是教给他什么是对什么是错,拥有明辨是非的能力;保护孩子的身心健康成长;培养他健全的人格和高尚的情操。尊重孩子的选择和意愿,一个懂得对自己负责的孩子自然懂得选择自己的人生方向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