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年夜饭鸡的做法
年夜饭鸡的做法,过年作为我们最隆重的一个传统节日,是我们团圆以及结束一年劳作休息一段时间的日子,在这一天我们有很多的习俗需要分享,下面分享年夜饭鸡的做法。
年夜饭鸡的做法1
家常年夜饭菜谱推荐一:鸡祥平安的做法
主料:鸡腿3个 土豆2个 鸡蛋
辅料:小米椒4个 尖椒2个 姜蒜 红薯淀粉 豌豆 红萝卜
调料:盐 鸡精 耗油 生抽 番茄酱 醋 料酒 糖
1、材料图:鸡腿,豌豆,姜,蒜,土豆,淀粉,生抽,盐,鸡精,料酒番茄酱,鸡蛋,糖
2、鸡腿去骨
3、鸡腿肉切小块,放入料酒,咸盐腌制
4、鸡腿肉腌制时间,可以把土豆切块
5、土豆炸制金黄控油
6、鸡肉腌制20分钟后,裹鸡蛋淀粉入油炸制
7、入锅炸制,关小火
8、炸制金黄出锅控油
9、姜蒜切末。小米椒,尖椒切段
10、姜蒜末入油超香
11、倒入炸好控油的鸡块,大概两分钟后放入小米椒和尖椒
12、开始放入调料,盐一勺半,鸡精一勺半,料酒适中,番茄酱,糖,生抽,生抽,加入湿淀粉收汁关火
13、把熟的豌豆撒在才上,胡萝卜切五角星装饰
家常年夜饭菜谱推荐二:展“翅”高飞
主料:鸡翅1只马蹄香干
辅料:鸡蛋面包糠面粉
调料:盐料酒辣椒油
1、准备好材料。
2、马蹄洗净后去皮切成块状,香干也切成末备用。
3、将鸡翅洗净后去掉翅根。
4、在鸡翅的两根骨头中间切一下,以便更好的分离。
5、鸡翅慢慢用刀剔掉筋膜,然后一只捏住鸡翅,另一只手捏着骨头往下一折,就可以拔出来了。
6、剔好骨头的鸡翅
7、鸡翅用少许料酒,盐,辣椒油腌制10分钟入味。
8、马蹄和香干末塞入鸡翅里。
9、用牙签固定封口。
10、然后在鸡翅表面拍好面粉。
11、鸡蛋打好,放入粘匀蛋液。
12、在裹上面包糠,按好,一面在炸制的时候掉落。
13、锅内油加热后,放入炸。
14、炸至金黄色后捞出控油。
家常年夜饭菜谱推荐:大吉大利——板栗烧鸡翅
主料:鸡翅中500g 板栗250g
辅料:辣椒4根
调料:黄酒1汤匙 冰糖30克 老抽1汤匙 蚝油1汤匙
1 、先把翅中洗干净后剁成大块,用盐和黄酒腌一下下。辣椒切成圈圈,用盐码一下备用。将板栗过水焯一下
2、锅中多放点油,开到中小火,放入鸡翅煎一小会儿,煎到鸡皮发黄就停。
3、倒出多余的油,放辣椒圈翻炒一下就好,再烹入黄酒、老抽和蚝油,加一两块小冰糖。
4、小火煮20分钟的样子,再丢进板栗,再小煮15分钟,收汁就好了。在煮时,如果汤汁比较少的话,要适时添水或者黄酒,以免烧焦。
年夜饭鸡的做法2
1、过年吃鸡,因为“鸡”字,通“吉”字,也通“祭”字,简单通俗易懂的道理,深入人们的心里,过年吃鸡,就是为了图个大吉大利。鸡翅,寓意展翅高飞、飞黄腾达。春节第一餐喝鸡汤,象征“清泰平安”。其中,主要劳动力还要吃鸡爪,寄意“新年抓财”,“有希望的后生”要吃鸡翅膀,寓意能展翅高飞,当家人则吃鸡骨头,有“出人头地”之意。人们通过过年必吃鸡的方式,把这个习俗和传统文化延续了下来。
2、吃鸭是因为有一句诗是春江水暖鸭先知,意思是春天的到来鸭最先知道,吃鸭寓意春天快到了。过年吃鱼必须吃两条鱼。第一条是连年有鱼,第二条是年年有鱼。吃肉,吃的是红烧肉,寓意新的一年红红火火。
从元旦到春节
从古代到现在,春节和元旦和新年都是联系在一起的,但是不同的时期其称谓是有区别的。这三个联在一起的“东西”,历史最早的是“元旦”。
元旦在我国汉语中是一个合成词,“元”是开始或第一的意思。“旦”是一个象形字,表示太阳从地平线上升起。我国殷商时代的青铜器上就有“旦”的象形字了。“元”有始之意,“旦”指天明的时间,也通指白天。元旦,便是一年开始的第一天。
“元旦”一词,最早出自南朝梁人萧子云《介雅》诗:“四气新元旦,万寿初今朝。”宋代吴自牧《梦梁录》卷一“正月”条目:“正月朔日,谓之元旦,俗呼为新年。一岁节序,此为之首。”元旦,《书·舜典》中叫“元日”,汉代崔瑗《三子钗铭》中叫“元正”;晋代庾阐《扬都赋》中称作“元辰”;北齐时的一篇《元会大享歌皇夏辞》中呼为“元春”;唐德宗李适《元日退朝观军仗归营》诗中谓之“元朔”,元旦指的是夏历(农历、阴历)正月初一。在汉语各地方言中有不同叫法,有叫“大年初一”的,有叫“大天初一”的,有叫“年初一”的,一般又叫“正月初一”。我国历代元旦的月日并不一致。夏代在正月初一,商代在十二月初一,周代在十一月初一,秦始皇统一六国后,又以十月初一日为元旺,自此历代相沿未改(《史记》)。
汉武帝太初元年时,司马迁创立了“太初历”,这才又以正月初一为元旦,和夏代规定一样,所以又称“夏历”,一直沿用到辛亥革命。
中华民国建立,孙中山为了“行夏正,所以顺农时;从西历,所以便统计”,定记月初一(元旦)为春节,而以西历(公历)1月1日为新年。
春节对于我们中国人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,所以在春节的时候我们总是会有各种各样的'禁忌和特点的。
年夜饭鸡的做法3
一、过年为什么吃鸡
过年吃鸡也是图一个吉祥的寓意,鸡也是吉,也是祭,所以说大家就知道了,图吉祥,也是为了祭祖,这个传统到现在也还是广泛的流传,大家都希望能够图一个大吉大利,在新的一年里发财,飞黄腾达,在春节的时候,第一顿饭就要喝鸡汤,寓意着清泰平安,平日里干力气活的人还要吃鸡爪,年轻人要吃鸡翅,希望以后展翅高飞,当家人要吃鸡骨头,希望以后能够出人头地,吃鸡肉里面的传统文化十分的丰富,也很有意思。
二、过年大家还会吃些什么
1、灶糖
这是一种麦芽糖,也被叫做是麻糖,糖的黏性非常的大,冬天的时候把灶糖放到屋子外面,因为天气比较的寒冷,糖瓜就是凝固的十分结实,里面会有小气泡产生,吃起来口感香酥脆甜,特别的好吃,如果太坚硬有的时候还需要用菜刀劈开,里面十分的细腻。
2、豆腐
民间都说到了腊月二十五就要磨豆腐,还有的地方会在大年三十的时候吃豆腐渣,有传说是灶王会在年三十的时候下凡巡逻,大家吃豆腐渣来表示自己的生活清苦,这样就会得到灶王爷的恩惠。
3、炖猪肉
民间传言,腊月二十六炖猪肉,因为在过去,人们的生活条件并不好,忙活了一年只有等到过年的时候才能够吃到肉食,所以大家在宰猪的时候都十分的兴奋,即使家里没有猪的人家,也会去市场上购买一块猪肉回家炖着吃。
4、吃馄饨
过年的时候一般都是初二的时候包馄饨,有的地方也会把馄饨叫做是元宝汤,有着非常美好的寓意。
5、吃元宵
正月十五吃元宵,已经是大家很熟悉的一个习俗了,在中国也流传了很久,传说是在宋代开始出现元宵这种美食的,一开始元宵被叫做事浮圆子,后面叫做元宵,也有的地方是叫做汤圆,做生意的人在过年的时候会把它叫做是元宝,馅料丰富,有芝麻的,豆沙的,枣泥的,果仁的,可以炸制吃,蒸着吃,吃法丰富多样,任你选择。